想要與渴望是驅動的力量,而不是匱乏

1 / 1

在我的工作當中,不管是商業工作或是教學工作,我不斷地探索自己、合作對象,並協助學員了解需求和他們的渴望。這是開啟溝通的第一步,藉此了解彼此需求,同時也能夠促使自我成長。然而我常聽到,甚或學員上課也曾經問到:「當你一直想要或是渴望某個人事物時,代表著心裡的匱乏感,這樣的匱乏感會吸引更多的匱乏。」這樣的概念會讓許多人直觀地不敢再去探索自我的想要與渴望。

有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讓我們將事情變得簡單一些,更容易幫助我們理解。舉例來說,對於一家公司而言,每年都需要設定比前一年更高的目標,成長20%只是一個基本數字,但從來不會有人認為公司是因為缺業績的匱乏感而設定了更高的目標。經營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是展現產品為世界帶來的價值,以及不斷挑戰產品或服務能力的極限,數字只是價值轉換的呈現方式,用來量化並驅動價值成長。

人們常說經營人生就像經營公司一樣,同樣的道理適用於我們渴望更豐富的生活或更好的關係。雖然許多事情難以量化,但我們可以清晰地描述我們喜歡和渴望的事物。這是開啟理想人生的第一步,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想要去哪裡,才能逐漸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放心地許願吧,不用擔心,我常常說「許願不用錢」,不過萬一成真了呢?那將是一件很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