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關於東漂,真的是「笨到有剩」?!
嚴格來說「0403花蓮地震」這應該是我有記憶以來遇過最大的地震,以前在桃園「有感」地震規模也不過4、5級,在花蓮震度直奔6、7級,我之前都笑著跟北部親友說,看到花蓮人跑我就跟著跑,如果他們不為所動應該沒什麼好緊張的。
4月3號那天我剛好休假,一早被震醒,我第一時間想把所有的門打開,以防變形受困,不料我才走一步就被力量拉住,門打開了又被關上,震幅仍然沒有減弱,危機感放大、每一秒都越來越長,我也是心急得跑去找我的貓,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我除了手機以外,什麼東西都沒想到要拿。


圖:我們家那隻驚魂未定的貓,鼻子超紅的!
地震暫時停了下來,我意識到四周散落的東西,才發現自己平時物件的擺放很沒有防災概念,雖然都是小東西,但真的在當下我真正發覺自己對天災的輕視。


圖:我的書桌(茶具居然沒破掉!)
場面混亂,我印象最深第一通打來的電話是潘,後來陸續收到許許多多的訊息,舅舅打來、阿姨也打來,我在一片混亂之中重複說了好幾次「我沒事、沒事!我沒事!」,沒想到外頭事情可多了。
先是北濱街早餐店的樓傾斜的消息、然後是天王星大樓,距離我們住的地方車程大約10分鐘左右,我從來沒想過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災區」近在咫尺。一切驚魂未定,餘震不斷,我才扶好的櫃子,又倒了下來,心裡很是複雜,所幸不扶了,我走出屋外看到鄰居都在街上,陽光明媚、藍天依舊,美得一如往常,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過,我喘口氣平靜下來。


圖:對面鄰居的機車
這兩天依舊在不下百個有大有小的餘震裡渡過,我越發認知到在花蓮生活的成本遠比自己想像得高,在東部工作的薪水和福利待遇平均而言和「理想」相差甚遠之外,在這樣封閉的環境裡相對物價很高,更不用說交通成本也是硬傷,地震落石、颱風汛期封路,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就失去對外聯絡的道路了,天災的風險非常高。
然而這裡的房價不合理的倒是顯得尋常,許多外地投資客置產投資當退休備案,真的想過住在這裡的風險嗎?聰明人就應該把這些災損和醫療量能考慮進去,千萬不要像我一樣,以為到東部就能躺平,「東漂真的是笨得有剩」,但我從來沒有後悔,我想我應該是真心喜歡在這裡生活的吧(?)
然後看到牛犁(註)的富民在文章裡寫道「居住在花蓮是一種悲哀或勇敢的選擇,我們比台灣更多人面臨地震、風災,以及各種的自然災害。我們真的不要再把我們的災害當做政治籌碼,而是讓我們在每一次的災害過程中成長。」,真的深有所感,有些人嚷著要「安全回家的路」或許永遠都不會實現,認清居住在斷層帶上的我們需要更積極防災才是。(註:牛犁>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最後,身為未來警眷以及曾任花蓮縣政府建設處裡的小小職員,可想而知救災以及災害復原重建也是艱辛又漫長的挑戰,每個在崗位上的人都很偉大!你們辛苦了!!
紀錄於:2024/04/05 1:30AM
任性地把一些零碎的文字和想法拼湊在這裡,謝謝你的停留。
願我們都能持續浪漫地生活。
嗨~我是曾曾,曾曾高興見到你!
如果想透過更多管道看關於我的分享,可以直接點擊下方
IG:znzn_630|Popdaily創作者計畫|FB粉絲團
合作?交流?建議?有話想對我說?這邊請:[email protected]

